秦龙电力陕能新疆:“舌尖上的家国情怀”美食节启幕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学习强国陕西农村报 作者:马欣艳 周青
分享到:

秋阳漫过天山脚下的陕能新疆产业园,食堂前的广场上早已飘起层层香气——炭火上的铁签烤肉滋滋冒油,金黄的肉串裹着孜然香;蒸箱里的大闸蟹隐约透出鲜气,蒸笼缝隙飘出白雾;钵钵鸡的红油泛着光泽,串串食材在汤汁里浸得透亮。9月下旬,陕能新疆“舌尖上的家国情怀”美食节正式启幕,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围坐一桌,在碗筷碰撞声里,尝出了“家”的味道,品出了“国”的暖意。

“马师傅,再撒点孜然!”铁签烤肉摊前早已排起长队,厨师马合木提正守着通红的炭火,双手翻飞翻转铁签。串上的羔羊肉块肥瘦相间,在高温下渐渐收缩,油脂滴落在炭火上“噼啪”作响,溅起细碎的火星。他手腕一扬,孜然粉与辣椒粉均匀撒在肉串上,瞬间腾起一股焦香,引得排队的职工频频探头:“等不及了!这味儿比老家集市上的还香!”刚烤好的肉串递到职工手里,咬一口肉汁迸发,羊肉的鲜嫩混着炭火的烟火气,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这是属于天山脚下独有的烤肉滋味。

重庆钵钵鸡的摊位前更是热闹,四川籍职工张姐正往瓷盆里添食材:“这红油是我妈教的秘方,用二荆条和菜籽油熬了三个小时!”竹签串着的鸡皮Q弹、藕片脆嫩、木耳爽滑,在红亮的红油里浸得透亮,撒上白芝麻和香菜,光看着就让人咽口水。陕西职工小王第一次吃,咬下一口藕片,酸辣鲜麻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辣得直吸气却停不下筷子:“这味儿够劲!配着我们陕西的冰峰汽水,绝了!”不同地域的味道在这里碰撞,却意外地和谐对味。

甜点区的酥皮点心则是另一番精致模样。师傅们把刚出炉的酥皮点心摆进白瓷盘,金黄的酥皮层层分明,轻轻一碰就掉渣。咬开一个豆沙馅的,清甜的豆沙裹着黄油香,甜而不腻;莲蓉馅的则带着淡淡的荷香,入口绵密……

“这清蒸大闸蟹,让我想起去年和爸妈在苏州吃的味道!”职工小周一边剥蟹,一边给老家的父母发视频,镜头里满是热闹的摊位和手里的蟹壳:“您看我们单位多贴心,知道我爱吃蟹,特意准备了这个!”视频那头的父母笑着叮嘱,屏幕内外的温情,顺着蟹香慢慢流淌。

广场一角,老员工毛高军正和年轻职工围着钵钵鸡摊位聊天:“5年前我们刚来的时候,食堂只有简单的炒菜,哪能想到现在能吃到这么多地方菜?这不仅是饭菜变好了,更是咱们在新疆扎下根、把日子过红火了!”说着,他拿起一串鸡胗咬下,脆嫩的口感让他连连点头:“这味道,够正宗!”年轻职工们听着故事,手里的筷子也没停下,一碗钵钵鸡下肚,浑身都暖了。

暮色渐浓,美食节的烟火依旧热闹。食堂门口的展板上,“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奉献新疆”的标语格外醒目——这场美食节,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陕能新疆践行“家文化”、凝聚职工力量的生动体现。

据悉,此次美食节还设置了“最美家乡菜”评选、亲子美食DIY等环节,后续还将推出“职工美食地图”,把大家喜爱的铁签烤肉、钵钵鸡、酥皮点心等纳入食堂日常菜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把这份温情转化为建设新疆的动力。”陕能新疆办公室负责人说。

月光洒在路灯上,晚风里还飘着烤肉的香气。这场舌尖上的盛宴,是陕能人对家乡的眷恋,对新疆的热爱,更是对家国情怀最朴实的表达——从一口热饭到一份担当,从一个“小家”到一个“大家”,在天山脚下续写着属于新时代能源人的家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