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能源:严把工程质量关 为2×1000MW机组工程投产筑牢根基
在赣南革命老区的红色沃土上,一台台机械轰鸣不息,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信丰能源正以“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担当,全力建设“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绿能融合现代能源基地,将质量管控的“标尺”嵌入建设全流程,为2026年底机组顺利投产、赋能老区发展筑牢根基。
体系筑基,五级监督织密“质量防护网”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信丰能源坚持系统思维,联动参建各方拧成“一股绳”,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创新打造“业主—监理—总包—施工—班组”五级质量监督网络,给工程装上“多层防护网”,让责任链条覆盖每个角落、管控环节不留死角。
施工现场被科学划分为多个责任区,每个区域都有专人“盯守”,从图纸审查的每一个数据,到设备安装的每一颗螺丝,都严格把关,建立“风险早发现、问题快处置”的闭环机制。始终秉持“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改进”的原则,累计排查整改质量隐患900余项,持续保持了“零质量事故”的良好纪录。

专项发力,“质量月”点燃提质“新引擎”
信丰能源以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为契机,紧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体检,系统部署全流程质量管控举措,还同步印发《防止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三十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像给施工环节配上“安全指南”。
聚焦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结合负面清单深挖改进空间,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到现场工序的标准化管控,每一项举措都落到实处。如今,“质量第一”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质量管控的成效也逐步显现,实现了工程质量与建设效益的“双向提升”。
科技赋能,创新技术打造“品质加速度”
在信丰能源的建设现场,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质量提升的“核心引擎”。项目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等先进技术,煤耗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5%以上,排放指标更是优于国家标准,在“绿色发电”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智慧工地”系统的引入,给施工质量装上“千里眼”。通过实时监控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强度,跟踪钢架吊装的精度、稳定性,关键工序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精准管控,确保施工质量全程可追溯、可把控。今年8月,主厂房施工创新采用“多工序同步施工”模式,实现A列柱、联络平台、BC列框架、汽机基座等部位“齐头并进”,不仅大幅缩短了建设周期,更实现了工程质量的精准可控。
信丰能源将怀揣“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拧紧质量管控“螺丝扣”、激活技术创新“强引擎”,全力冲刺后续建设节点,向着2026年投产目标全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