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化学神木电石:致敬生产一线“师者”,传承不凡匠心
在第41个教师节之际,当校园里处处充满感念师恩的温馨氛围时,神木电石的各个分厂也正上演着一幕幕充满温度的“特殊课堂”。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们化身为“师傅”,通过手把手的悉心指导,将精湛的操作技能与宝贵的匠心精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新员工,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师者”的责任与担当,让技艺与专注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不断传承下去。
工段里的“师者担当”
王海兵是神木电石电石一分厂设备主管,更是工段里的老师傅,手上的老茧都是多年与设备打交道的印记。新员工吴旭来到一分厂检修工段,成了他的徒弟。起初,面对着复杂的挤压设备,吴旭感觉无从下手。王海兵拉着他站在公司新引进的自动水管焊接设备,为他细细讲解生产工艺和装备特点,反复演示,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机械原理。

在王海兵的引导下,如今的吴旭,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机修工,能够独立完成设备检修。遇到员工请教,他也会像王海兵师傅当年那样,蹲在机器旁细细讲解,把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下去。
角落里的“匠心传承”
走进电石二分厂无机水站,经验丰富的巡检李强强正与新员工刘杨杨进行悬挂设备标识牌和技术交流探讨,从初入分厂时的工艺技术讲解,工艺参数调整,到共同解决生产问题,李强强总是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的指标参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同事,直到他们熟悉掌握操作技巧,在“传帮带”中完成一次次的工艺传递和文化传承。

分厂时光,师徒情谊,藏在分厂的每个角落里,藏在一次次手把手的示范操作中,更藏在师傅耐心细致叮嘱里。如今,“师带徒”已成为电石二分厂的优良传统,一批批青年员工在这里茁壮成长。
方寸间的“技艺坚守”
在神木电石配件库,屈伟第一次到库房时,师傅崔雄告诉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配件库不是堆东西的地方,是机器设备的‘急救箱’。”崔雄带着他走遍配件库多个货位,不用看标签,手一伸就能准确找到需要的零配件。屈伟的记事本上没有花哨的表格,只有密密麻麻的字迹,关键位置标着小红圈。

后来,屈伟慢慢学会了师傅的“土办法”,易损件放在离门口最远的货位,常用规格贴白色标签,其他配件的位置记在手册里,每周盘点时特意多留意货架底层的角落——那里容易积灰,也容易被忽略。有次盘点,屈伟发现一批密封圈的保质期快到了,赶紧记下来提醒师傅。崔雄看着他写的清单,难得笑了:“以后这库房,就能放心交给你了。”
现如今,货架上的标签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那本画满草图的记事本,那句“别漏看一个数”的叮嘱,还有从师傅手里接过来的,沉甸甸的责任。
师者,传的是技,授的是心,铸的是魂。在神木电石,师带徒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做人诚实、做事扎实、作风朴实”的文化扎根。致敬传承,致敬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