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电二郎坝公司:秦巴山脉银线间的初心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陕西水电 作者:郭炯
分享到:

秦巴山脉的银线穿梭峡谷,日日输送着陕西水电二郎坝水电站的清洁能源,更流淌着69位志愿者十年淬炼的初心。这支志愿服务队用近200次行动、1.81万小时的坚守,将陕西水电 “以义取利、以实求华”企业核心价值观,写进了秦巴山区的绿水青山中,写进了民心深处。

天生桥水库的晨露记得他们的模样。作为水电站运维的“延伸岗”,志愿者们把库区生态保护当成生产经营的“必修课”。每月清晨,红色马甲便会出现在岸边,年均打捞100余立方漂浮物,既是守护发电水源的清洁,更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绿色动能”的生动实践。组织500余名学生走进“亲水教育”课堂:从电的起源到发电原理,结合水轮机转动实景解析水力发电优势,教孩子们做水质检测、算节电账,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根童心。“打捞网里捞的是杂物,播下的是和谐共生的种子。”志愿服务队长的话,道破了“以义取利”的深意 —— 守护生态,正是水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水电站的安全规程,成了照亮童心的光。80余名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里,记着志愿者定制的“三维方案”:心理辅导驱散孤独,安全课堂筑牢防线,“红领巾探秘水电站”打开世界。讲了5年的“安全小课堂”,800余课时里藏着“实”的分量:从触电急救演示到线路巡检模拟,把生产车间的规范变成孩子们的“护身符”。胡淼淼考上重点中学的感谢信里写道:“你们教会我电会发光,爱也会”,这正是“以实求华”的温度 ——用专业能力传递善意,让温暖有了扎实的模样。

自2013年与二郎坝村结对以来,一桩桩暖心事为村民们口口称赞,8吨银杏种子扎根荒坡,100 余万株淫羊藿铺就“药材致富路”,路灯照亮村民夜归途,文化广场成了乡亲们的欢乐场。6年“9・9公益日”募集3.93万元,防疫物资、蔬菜种子等精准送达,5.6万元修缮产业道路,打通致富瓶颈。志愿者们春耕帮种、秋收助摘,为五保户维修电器,给老人送温暖,连续10年的春联里,“水电暖乡”四个字,是“以实求华”最朴素的注脚。

十年间,这支队伍在水库边守护生态基线,在课堂上筑牢安全防线,在山村里架起连心线。他们用行动证明“以义取利”不是口号,而是企业与社会共生的密码 —— 守护好碧水青山,才能让发电机组持续运转;温暖了民心,才能让银线输送的不仅是电力,更是信任。“以实求华”也不是虚言,而是每位水电人的答卷——运维人员的规程手册里,藏着对安全的坚守;志愿者的服务日志里,写着对责任的延伸。

如今,秦巴山脉的银线仍在延伸,红色马甲的身影依旧忙碌。二郎坝人用十年光阴诠释:陕西水电的“义”,是守护一方水土的责任;“实”,是扎根生产一线的坚守。

这方山水里,清洁能源在流淌,初心也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