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电:绿能为笔 书写“以义取利”的求华新篇
从岚河流域的蔺河口电站,到汉江之畔的抽水蓄能;从一望无垠的雪域高原,到天山脚下的“风光”基地,陕西水电作为陕投集团绿色清洁能源板块的重要力量,在20余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淬炼出“以义取利,以实求华”核心价值观。公司上下实干担当、创业创新,助推公司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嬗变与超越,书写出一段文化赋能绿色发展的动人篇章。
根植集团沃土,厚筑文化根基
陕西水电以陕投集团“以义取利,镕基铸范”企业文化观为根基,从战略定位到管理实践,始终与陕投集团同频共振。
紧扣“资源资本化,资本产业化,产业效益化,效益价值化”的运营理念,立足利润、生产、效能三大中心,朝着打造西部绿色能源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一体化的“轻骑兵”的目标稳步迈进;遵从“微观规治,微观活治,微观效治”的管理理念,以打造“双百企业”为抓手深化改革,让集团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敢于胜利,不怕失败”的企业精神在这里传承发扬,“党建是第一要务,利润是第一目标,企业家团队是第一抓手”的价值导向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这种深度的文化认同,让陕西水电在集团的发展愿景中找准了自身坐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截至目前,公司已投产装机达320.52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5.39万千瓦,光伏装机218.14万千瓦,风电装机86.99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国省属清洁能源企业中上游水平、西北地区前列,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了积极力量。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7.5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7亿元,同比提升176.9%,占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67.2%,工业总产值5.66亿元,同比增长4.39%。

淬炼特色内核,彰显绿能担当
二十余年的创业奋进,让陕西水电在文化建设中形成了独特的“DNA”。从单一业态到集群发展,从“零”到300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突破,从单一能源到“风光水储”多元化供应体系,每一步跨越都沉淀着文化的力量。
“以义取利,以实求华”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份沉淀的结晶。“以义取利”不仅是对集团理念的传承,更彰显了国企的责任担当——在坚持效益为先的同时,坚守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的大义,推动经济与生态共生共荣;“以实求华”则是对全体员工的行动号召,要求脚踏实地、担当实干,用扎实的努力书写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双重华章。如今,在秦岭腹地,清洁能源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在陕北高原,一排排风机源源不断地送出着绿色电能;在新疆戈壁,一排排光伏板鳞次栉比,光伏治沙让生态重现绿意;在西藏山南,清洁能源项目将清洁能源送达云端……一个个项目的并网发电,进一步凸显公司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优势,打造出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可借鉴、可复制的高质量发展“水电样板”。

创新落地路径,激活发展动能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陕西水电力努力将企业文化全面融入公司改革发展活动之中,形成“一领航、七融创”文化践行路径,推动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实现同心共进、日新超越。通过“一二三四五六”党建工作法,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启动党建“六大工程”,公司党委获评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委”称号;构建“3+N”体系,明确权责界面,让管理效能在文化引领下持续提升;打造“双效提升、双融并进、双防并重”模式,实现价值共创共享;创新“区域公司+数字平台+智慧场站”模式,为新质生产力蓄能;推行“三个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为“宏图精建”注入硬核支撑;构建“1365+N”安全文化机制,践行“人本立安、本质强安”理念,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打造“大风控”监督格局,通过内控、风险、合规、法务“四位一体”融合管控,健全“454”项目全生命周期合规管理,保障企业在合规轨道上稳健发展;实施职工文化建设“1548”体系,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师带徒、技能比武、“职工之家”建设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企业文化大讲堂,不断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践行国企使命,传递文化温度
“奉献绿能,共创美好”的使命,让陕西水电的文化充满温度。依托能源主业优势,通过税收贡献、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拉动等多维度举措,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改善民生福祉。其中,白水33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解决县域新能源消纳难题,支撑工业用电需求,助力“全国苹果产业强县”建设;新疆公司陕投喀什麦盖提50万千瓦光伏治沙发电项目采取“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模式,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岚河公司、二郎坝公司持续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引导和带动村民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公司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净水鸟保护水源地、扶贫助困、义务植树、爱心献血、9.9公益日爱心募捐、生态放流等志愿服务活动,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成为“以义取利”的生动注脚。常态化开展“企业文化大讲堂”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与廉洁观,正与企业实务深度融合,让文化的根系扎得更深、枝叶长得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