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英雄” | 我的父亲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源:陕煤地质一九四公司 作者:陈莹丽
分享到:

前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为进一步在干部职工中营造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期望的浓厚氛围,陕投集团从8月11日起,面向全系统职工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活动。现从中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021年7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纪念日,在让人时刻铭记于心的那一天,举国上下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的确在党的百年历史的各个时期曾出现了无数的革命英雄和时代楷模,他们胸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英雄壮举和模范事迹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他们在人民大众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人民不会忘记,祖国更不会忘记。                          

提到“英雄楷模”,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些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英雄模范、“七一”勋章获得者、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改革先锋等。让人牢记于心、耳熟能详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彪炳千秋,时代流传,让后人敬仰。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党龄65年、今年已85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我敬爱的老父亲的凡人琐事,他的人生不像英雄那样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然而作为党员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忱书写了他的人生篇章:作平平凡凡人,干实实在在事。父亲是我的偶像,是我人生的领航人,更是我的楷模。

七一前夕,当父亲在电视上看到中共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对健在的党龄达到五十年、一贯表现良好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条新闻后,他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从他说话的语气中我感受到了父亲从未有过的喜悦和写在脸上的幸福,感觉到了他对那枚含金量极高的纪念章的渴望和期待。我每次回家探望父亲必和他促膝畅谈,每次都是收获颇丰,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令我汗颜。每天看新闻联播节目是他的规定动作,从他口中我知道了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县、村,多少个贫困人口达到了脱贫摘帽,我们国家现有中共党员的人数及五十年以上党龄的人数,讲这些他如数家珍。

建党节的前一天,工作人员给父亲送来了鲜花、光荣证书和纪念章以表慰问。镜头前的父亲手捧着鲜花和证书、胸佩闪闪发光的纪念章,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虽然只是一枚小小的纪念章,但它沉甸甸的,不仅因为它饱含着父亲的信仰、饱含着他为党为国为民奋斗的历程,也向我讲述着父亲平凡而伟大的过往。

父亲出生于1936年的冬月。小时候他亲身经历了旧社会受人欺凌的贫穷艰苦的生活,解放后,劳苦大众脱离了苦海。当父亲懂得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心怀共产主义信念、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时,他便痛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听党话、感党恩,为党做事。

1950年元月在上小学期间,父亲就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还搞党的宣传工作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父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工作热情,时常得到同事们的赞许和领导的肯定。经过组织考察,1956年9月24日父亲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之后,他更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入党时的誓言,不遗余力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民办事,时时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父亲常说,一个共产党员要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个领导干部要多为国家和百姓操心,这才不失共产党员的本色。父亲在工作中总是迎着困难上,敢于挑重担。1976年年底,他被调到百姓生活条件艰苦的黄堆公社工作。有人形象地说:“讨要到黄堆,宁给一块馍,不给一碗水。”特别是沿山坡的农林大队10个生产队,2000多口人,还有牛羊畜禽用水都是靠窖水,遇上天旱就蓄不下水,有吃水比油难的传说。

父亲到黄堆公社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当地人畜饮水问题。要把水从山岭背后引过来,只能通过凿穿石山引水,难度大、任务重、条件苦。谁去担任瓦罐岭引水工程总指挥呢?时任党组副书记的父亲挺身而出:“我是本乡人,还是让我挑起这副担子吧!”就这样父亲担当了瓦罐岭穿山引水工程的总指挥。从开工到结束,父亲一直坚守在穿山引水工程一线,和群众同甘共苦,吃住在山间简陋的窑洞中。“一心扑在事业上,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大家对父亲的褒奖。施工中父亲总是以“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话语为大家加油鼓劲。施工面上人歇机械不歇,三班轮换作业,经历了四个酷暑和寒冬,也经受了千种辛苦、万般磨难,共修筑石子山路30华里,架设高压线路7公里,穿山凿洞(石山)1500米,修筑盘山引水渠6530米,并修筑了蓄水池,终于使瓦罐岭背后的水一路欢歌,“叮叮——咚咚——”流入了老百姓的家里,群众拍手称好。“黄堆坡坡上,家家有水吃”一时也成了当地流传的佳话。现在有人把“瓦罐岭穿山引水工程”比作“扶风的红旗渠”,把瓦罐岭上那种不畏艰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称作“瓦罐岭精神”,真是名副其实。

父亲在黄堆公社工作八年,任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党委书记,以他的话说问心无愧,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更对得起所管辖地区的老百姓。2010年春夏之交,黄堆乡在农林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瓦罐岭引水工程峻工3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一副“巍巍乔山一代天娇敢叫日月换新天  瓦罐岭上万众齐心引水惠民多奇志”的楹联格外醒目。在这欢庆的时刻,黄堆乡广大干部群众没有忘记昔日曾指挥这一宏大工程的总指挥——我的父亲陈林,为他披红戴花,颁发写有“无私奉献”四个鲜红大字的纪念牌,并将工程概况和功臣们的名字刻石立碑永作纪念,让受益的黄堆乡人们永远记住他们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为民奉献的岁月与功绩。

瓦罐岭——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属乔山最高峰,海拔1579米,相传西周时代有一位姓周的老道在此山最高峰捏泥瓦罐为生,老道乐善好施,经常周济贫穷人家,谁家盛水装面无钱买瓦罐,他就遂送自做的瓦罐周济。在周姓老道师仙逝之后,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大善人老道师,就将此山峰命名为瓦罐岭。我很想一睹它的风采。2015年春节过后,终于有机会驱车前往。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路颠簸,可想而知当初开山凿洞的艰难及铺路架线的辛苦。站在岭上,环顾此起彼伏的群山,思绪万千。潺潺的流水日夜吟唱,犹如一曲赞歌。顺着山势俯瞰山下,袅袅炊烟升腾的农家小院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美不胜收。想象着村村户户人畜饮水的欢快场景,一股深深的敬意之情从心底油然升起,为我敬爱的父亲,也为那些为此工程做出奉献的人们!

40年的工作经历,父亲的足迹踏遍五个乡镇,做领导工作,当选县人大代表,县党代表,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干部,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后被调到县人大常委会任法制工委主任,直到1997年4月退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今天的父亲虽韶光褪去,铅华洗尽,但透过如水的岁月,穿过一生的纷繁,生命中最值得回味、最难忘、最绵长的,就是这段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历程和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光荣。父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要昂起头;在利益面前,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父亲没有豪言壮语,却脚踏实地践行着群众路线;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百姓们感恩戴德;没有高官厚禄,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父亲身上熠熠生辉。

辛苦自己,造福于人的精神是当今社会一直提倡的,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走过漫漫长征路,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幸福老百姓,俯首甘为孺子牛!父亲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品德一直激励着我,他生命中的点滴辉煌我会永远铭记,他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20210913191378.jpg